国内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资讯

SP教指委主任接受《工人日报》采访

2018-06-25 58 来源:本站

 

近期,SP教指委张黎明主任和北京协和医院的两位SP——荣恩慧和姚小龙接受《工人日报》记者周有强采访。采访关注的焦点包括SP教学发展与人才培养等话题。本次采访活动是在SP教指委、中国SP社区及北京协和医院的共同配合下顺利完成的。记者根据采访内容编写了专题报道《我在医学院扮演 “病人”》(导引:与标准化病人互动,是医学生迈向医护岗位的重要一步)。

我在医学院当“病人”
与标准化病人互动,是医学生迈向医护岗位的重要一步


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记者 周有强 2018-06-23


38岁的荣恩慧躺在病床上,穿着一件白色病号服,头发散开,脖子处缠着的纱布,隐约可见血渍。说话时,她的声音略嘶哑,表情里带着一丝焦虑和痛苦。
医生拿到的病例上写着,她患有甲状腺癌,前一天刚做完甲状腺癌根治、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和负压引流管置入术,目前属于一级护理。对绝大多数重危病人来说,这算是高等级的护理了。
不过,让人奇怪的是,从早上9点开始,一个上午有21名医生推开房门,来到她的床前,对她进行问诊。而且几乎每个医生都称呼她“阿姨”。
原来,这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考试现场。荣恩慧没有病,只是按照给定的“剧本”,扮演一个患有甲状腺癌的60岁女性。医生则都是在校的医学生,给荣恩慧“看病”,是他们期末考试的内容之一。
有个专业的名词,来解释荣恩慧所扮演的角色,标准化病人(又称模拟病人,英文名为Standardized Patient ,简称SP),指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恒定地、逼真地表现病人或家属等实际临床症状及反应的人。
“这是评估医护专业学生临床能力的一种方法。”中国标准化病人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张黎明主任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医学生在给标准化病人问诊、护理或接待就医的同时,旁边还有专业老师在给他们打分。
人文关怀、交流沟通、问诊技能……与标准化病人互动,是医学生正式迈向医护岗位的重要一步。
测验医学生的首选
在现实生活中,荣恩慧是一家养老院的培训部经理。2016年,还在一家民营医院当护士的她,看到北京协和医学院在招募标准化病人,就报了名。经过初步筛选并接受了40个学时的培训后,她正式成为了一名标准化病人。
每年六七月份是他们最忙的时候,“因为这是医学生的考试季”。通常,荣恩慧会在考试前几天拿到病例剧本,里头的信息涉及个人基本情况、生病时间、症状、用药、饮食、病史和家族病史等;要是碰到比较重要的考试,为了防止考题泄露,病例剧本在开考前一个小时才能拿到。
剧本上的大部分信息,荣恩慧都需要记在脑海里,以便在和医学生对话时,能自然又准确地表达或展示出来,“当然,涉及一些术语非常专业的化验结果,可以写成一个小纸条,直接拿给医学生看”。
因此,要成为一名标准化病人,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文化水平,还要有较好的记忆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角色扮演能力。相应的,标准化病人每工作1个小时,能拿到大约100元的报酬。
据张黎明介绍,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模式最早兴起于欧美国家。虽然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就有医学院采用这一教学模式,但一直到2014年才由教育部职教所正式引进中国,目前已在全国广泛推广。
以前,医学院不太需要标准化病人,学生上课可以直接进病房,与真病人面对面。但随着病人越来越重视隐私,特殊病种的稀缺,以及医学生数量的迅猛增加,直接在病人身上练习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负担。
“比如心脏病,要是医学生都摸一遍,病人心衰了怎么办?”张黎明说,医学又是一门需要实践的学科,没有临床经验,很难直接上岗。这时,一种比橡胶模具和书本更具有情感优势的标准化病人,就成为测验医学生的首选。
标准化意味着准确 、 可重复
40岁的姚小龙在4年前进入这一行业,如今已扮演过从内科到外科,从骨折到肾病的大部分病患角色。
在他看来,标准化首先意味着准确。比如同样是痛,钝痛、刺痛、绞痛就有微妙的区别。钝痛是那种有点痛却还能忍,想忽略却又时刻提醒着你的痛,一般要轻描淡写地叙述;而刺痛要注重描绘,“好像有根针刺着你”“像是火烧一样”,多用言语来形容,身体不必过多表达;绞痛则写在脸上,痛得整张脸缩成一团,或是趴在桌子上,“痛到你想打滚”。
标准化病人要演得准,医学生则需问得细。张黎明说,如果一个病人告诉医生自己疼,那么医生就得问疼在哪里,疼的程度,什么性质的疼,持续时间多久,能不能忍受,“评估要全面,否则在这个考点上就拿不到高分”。
要是遇到自己不熟悉的病例,姚小龙还会向医生请教,去急诊科观察,和真实的病人聊天,就像一名演员体验生活那样。
不过,标准化病人和演员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今年4月,北京职业医师考试。荣恩慧要扮演一名病人家属,60多岁,她的女儿怀胎28周,因为突发二型糖尿病,不得不进行引产。手术后,女儿性命无碍,外孙却没能保住。
医学生如何和这位伤心的母亲解释这一切,就是考试的内容。刚开始时,因为过于投入,荣恩慧在扮演过程中落了泪。医学生推门进来,一看荣恩慧泪眼汪汪,“直接傻眼了,不知道怎么应对”。
事后,在一旁打分的老师告诉荣恩慧,不用真的那么伤心,因为她要面对的“医生”不止一个,要向他们传递相同的信息,“如果有的流泪,有的不流泪,就会误导一些学生”。
“标准化意味着,要可重复的,还原性强的。”荣恩慧说,标准化病人在表演过程中难免会犯错,如果犯了错,那么之后都需要犯同样的错。
“ 面对的不是病 , 而是人 ”
扮演标准化病人,让荣恩慧见证了很多医学生最初的踉踉跄跄:有人没有寒暄也没有确认患者信息,一进来就问,你喝了多少水,撒了多少尿;有人紧张得直冒汗,病例都没看清楚,问的问题总不在点子上;还有人忘记了自己的医生角色,和病人侃大山,话题扯到了天涯海角。
荣恩慧说,在“伤心母亲”这个情景里,医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系列行为,包括安慰家属、解释疾病原理、讲解后续治疗、饮食注意、ICU住院的注意事项以及解答家属疑惑等。
但在考试过程中,有不少学生不知所措、顾此失彼,还出现了一些本可以避免的沟通问题。
比如,一名医学生在解释疾病时,冒出一句“二型糖尿病,发病率低,赶上谁,谁倒霉”的话。这让荣恩慧很是难受,“有时候,医患矛盾的爆发,就是因为医生一句欠考虑的话。”
还有一些医学生觉得这就是一场考试,态度就不端正。有一回,姚小龙给一群护理专业的学生当标准化病人。按照“剧本”,护士在给他进行“静脉穿刺”时,他要坐起来。不承想,有一位学生硬是不让他起来。他尝试坐起来3次,学生3次把他摁回床上。“关键的问题是,我坐起来,才会出现下一个考点。”至今想起来,姚小龙还有些哭笑不得。
“标准化病人存在的价值就是提醒医学生,他们面对的不是病,而是人。”张黎明说,每个医学生都要学习如何与病人打交道。
以前,每场考试结束后,标准化病人都会拿到一张评分表,对学生表现的人文关怀、交流沟通、问诊能力等进行评分;后来为了减轻他们的压力,这项工作就由专业教师承担了。
评分表有很细致的规定,比如医生要自我介绍,注意目光交流,礼貌称谓,避免使用复杂的医学用语,要尊重病人。
“与标准化病人互动,不仅考察医学生的专业技能,也考察他们的职业素养。”张黎明说,只有通过这样不断地训练,医学生才会慢慢培养出一些好习惯,比如不能自己坐着,却让病人站着说话;冬天在塞听诊器时,最好先用手捂一捂。

在线填报

姓名
电话
电子邮箱
验证码
上传附件
请上传jpg、gif、png、 jpeg、doc、zip、rar
后缀的文件
确定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