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了帮助全国医科院校、医疗机构、SP会员单位和教学基地的医护教学人员及时获取更多学习信息,SP教指委将不断提供优秀的医学论文精品汇编供大家参阅。以下是我们推荐的论文汇编之一:
导尿引起尿路感染的预防对策及研究进展
王佳琦
——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
导尿和留置尿管是临床各科最普遍且经常应用的一项基本操作,也是造成医院内感染最常见原因之一。
英国资料报告泌尿系统感染是患者住院期间获得性感染最多见的一种(约占30%),这种感染患者中41%进行导尿。日本广岛大学医学部附院报告561例医院感染中83%是尿路感染,其中病人93%是因尿管留置引起。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有导尿或有尿路器械操作的病人中,约有20% - 60%的病人有尿路感染,其中80%与导尿有关,20%与尿路器械有关,因此,探讨导尿及留置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预防对策至关重要。现综述如下:
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的适应症
尽量考虑使用其他代替方式,如尿失禁患者重视心理疏导,耐心训练其排尿;男性患者可用包绕阴茎的外收集器(尿套、保鲜袋),女性患者用特殊接尿器或尿布垫;脊髓损伤患者每3-6h无菌导尿1次,训练膀胱周期性刺激。对已留置导尿的患者,注意训练自主排尿功能,采用个体化排尿方法,根据患者尿意和膀胱充盈度来决定放尿时间,尽早恢复膀胱收缩功能,缩短留置导尿时间。
2、导尿管的选择
(1)导尿管型号的选择
对于初次留置导尿管者,不宜选择过粗的硅胶气囊导尿管,成年男性一般选择12-14号,女性16-18号,以减少对尿道的刺激。尿道口松弛者可以选择18号导尿管。
(2)导尿管材料的选择
从本质上讲,导尿管可以由不同的材质制成,比如硬化剂、染料、促进剂和稳定剂。这些化学物质会溶解并产生局部毒性作用,引起炎症和束紧形成。为了预防细菌附着,导尿管被覆以抗生素,但结果更不好。多种生物相容性导尿管目前已被研发出来,目的是减少炎症和预防细菌膜形成,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当前还有其他的新材料正在研究中。最近,被银导尿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银离子不仅可以在较低浓度杀灭细菌,而且无耐药性的发生,同时因为具有较好组织相容性,还不容易引起组织异物反应。早在1990年,liedberg等报道膝包银导尿管具有广谱抗菌作用。2001年张萍等体外实验显示普通到交管被覆银后对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菌具有强大的杀灭作用。尽管确切的机制不清楚,但存在一些假说:银可以与细胞内DNA或细胞膜结合,或者可以改变细胞的
中粒体功能。未见对哺乳动物细胞的毒性作用报到,银也被成功用于血管内插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
3、严格无菌技术,遵守操作规程
对医护人员要加强院内感染和消毒防范意识,导尿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动作要轻柔,耐心细致,以免导管机械性损伤尿道黏膜,这是预防尿路感染的关键。要特别注意固定尿管的左手必须保持无菌,决不能接触消毒后的皮肤,保证见尿后再插入尿道,尿道绝对无菌,避免表皮细菌的带入,造成导尿管口内的感染。为女患者导尿时,应辨清尿道口,若误入阴道或尿管、手套疑有污染时,应及时更换,还应注意避免反复多次插入,缩短操作时间,从源头上杜绝或减少医院尿路感染的发生。
4、留置尿管的护理
(1)引流管放置
保持引流管通畅,间隔开放。引流管放置要妥当,把胶布固定在女性大腿上、男性的下腹部,这样组织的损伤小,不能牵拉尿袋,应挂在床边,引流管和集尿袋的位置切忌高于膀胱,不能接触地面或放在地上。
(2)引流的观察
随时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尿量及尿液酸碱度,保证尿PH在6.5-7.0。注意避免尿管、引流管弯曲受压,保持引流通畅。发生尿道口污染后,应进行早期局部治疗,防止细菌急性感染。
(3)严格执行密闭式引流为最佳方式
避免轻易分离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头及频繁取尿标本等动作,可使菌尿发生时间推迟。
(4)留置导尿管的时间
留置时间与尿路感染发生率呈正向关系。使用纳米银涂层尿管经临床对照实验,可4周更换1次。
(5)集尿袋的护理
留置导尿集尿袋应1周更换1~2次,且其不受季节影响,但如果发现病人尿液混浊有絮状物等异常现象,应及时更换尿袋,保证尿管通畅,并取尿液做细菌培养。李艳玲建议每3周更换1次整个导尿系统,可使尿路感染由45%下降到18%,交叉感染率由6%下降到0-2%。
5、避免不必要的膀胱冲洗
研究证明膀胱冲洗对菌尿无明显作用,且因使尿管中尿液逆流或增加导尿管连接口污染机会更易造成尿路感染。用消毒液持续冲洗膀胱,不应列为预防感染的常规。高沛等调查发现单纯留置导尿管,不做膀胱冲洗时72h菌尿阳性为100%,尿管与尿袋的细菌养性率为61.1%与100%,如果进行膀胱灌洗时,则72h菌尿阳性率为44.4%。原则上不做膀胱冲洗。当有血块、粘液,或其他原因造成堵塞时,可采取冲洗方法,要严格掌握无菌操作技术,最好放置三腔Foley导尿管,其中一腔为气囊管向内注入灭菌注射用水5-10ml。其余二腔,一腔接冲洗装置,另一腔与集尿袋链接,这样形成密闭式膀胱冲洗系统,以尽量减少污染。
6、合理的抗生素使用
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上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疾病的性质、严重程度、药物的种类、作用范围、毒性来选择抗生素。严格控制联合用药的指证,严禁滥用及频繁换药,慎用广谱抗生素,尽量控制或避免使用预防性药物,因抗生素非但不能预防感染,反而加重医院尿路感染的形成。并且掌握给药的方法和用药时间,尽量缩短用药时间,积极治疗原发基础病,尽早解除梗阻,避免造成细菌耐药、菌群失调,增加二重感染的危险。
7、治疗原发病,加强支持治疗,增强体质
针对住院病人发生医院尿路感染的特点,采取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供给充足的营养,确保机体的需要,以及加强体质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还应重视鼓励病人多饮水,保证每日饮水量>2500ml,或能定时主动饮水,每小时尿量50ml,以便有足够的的尿液保持自然地冲洗尿道系统。用生理性方法冲洗膀胱比被动人工冲洗膀胱更能有效预防泌尿系感染,减少尿盐沉积,从而防止结石壳形成。
8、缩短住院时间
住院时间越长,医院感染的危险性越大,因为医院环境实际上是一个多种致病微生物存在的环境,所以缩短住院时间也是降低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