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SP结缘自2017年夏天的一堂中医内科学病案讨论课上。
当时的课堂任务是对一个病案进行辩证论证和处方,原本以为会是按“看病案--小组讨论--得出结果--老师点评”这样的课堂模式来处理这个病人。岂料,老师并没有在投影上放出完整的病案,而是只给出了病人的基本身份信息,然后看着我们说:“各位医生大家好,今天我是一位53岁的女病人,感觉自己小便很不舒服,来找你们看病,希望各位医生能告诉我得了什么病,该吃什么药。”我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下手,没有完整的病案,怎么知道症状呢?舌苔呢?脉象呢?如何辨证施治呢?老师看我们都茫然一片提醒我们道:“难道大家都忘了问诊是如何做的吗,医生难道要通过看病案来看病吗?”片刻后,终于有人站起来问了句“请问您哪里不舒服?”就这样磕磕绊绊,你一句我一句的在老师的一再提醒下勉强用了一整节课的时间完成了问诊,老师又花了一节课的时间指出了我们问诊中的错误。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问诊的重要性,意识到它是我作为一名医生的看家本领之一,原本以为它只是诊断学里的一章很少考的内容,在这堂课前,我几乎忘记了问诊包含了哪些内容,甚至不知道第一句话就问“您哪里不舒服”其实是不合理的。
从那以后的病案讨论课上,有的小组也发挥想象,将病案按病人和医生不同的角色排演成了现场问诊小情景剧。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逐渐熟悉了问诊,也对病案印象深刻。有次病例小情景剧后,老师突然说到:“我觉得很多同学的表演才能很不错啊,病人演的活灵活现,可以考虑来参加SP培训哦。”
“老师,什么是SP啊?”
“SP是标准化病人的简称,就像你们刚刚扮演的病人一样,将病人的病情现场高度还原,来配合医学生和医生进行问诊练习。”
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SP,在深深意识到问诊的重要性后,我的第一想法是从一个病人的角度去理解病情对我作为一位医生的问诊逻辑建立和辩证思维会有很大帮助。很荣幸招募组通过了我的申请,从此开启我的SP之路。
同年暑假,我参加了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研室带头开展的SP培训班,本次教研组牵头此项目的目的就是希望培养一批中医SP,弥补我校中医临床模拟教学的缺口,帮助本校中医学生更早锻炼中医问诊思维,接触临床。而在后期开展的教学活动和学生考核中证明了此次项目存在的必要性。
SP的任务有两个,一个扮演,一个教学,扮演病人时力求真实,除了在症状诉说上还有肢体语言、神情甚至妆容的要求,在参与教学时要比学生更熟悉问诊的顺序和技巧,能在训练后指出学生的不足和给予指导。在这期间我体会了各种病人的扮演,除了更加了解各种病的病症,增加我的问诊技巧和医学知识外,我体会最深的是:当我“真正”作为一位病人的时候,我才能了解到病人的真实需求是什么。这也是当我们发挥教学功能的时候最想告诉学生的一点:体会病人的真实需求,才是医生在问诊中的根本目的,不管是通过从既往病史到家庭情况的详细询问还是各种语言过渡技巧,你的最终目的是体会到病人真实需求。也许一个胃痛病人并不是单纯的浅表性胃炎,而是因为他长期精神焦虑,你不能排解病人的精神焦虑,他的胃炎只会周而复始,恶性循环。此外,医生学会体会病人真实需求,在如今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环境下,也是大有帮助的,医生不能要求病人,但起码能要求自己在交流和沟通方面没有障碍,要求自己去倾听病人最真实的需求。
SP的扮演者大多是社会人士,分布在各个年龄层的各个病种,我曾问过一位年长者SP的体会,他说:最大的体会就是了解到了医生的不易。他也曾以为看病很简单,经过对学生的教学和考核才发现,在短时间内取得病人的信任并得到想要的信息并非易事。如果更多的社会人士加入SP的行列,亲自参与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了解病人和医生的沟通差异在哪,对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将大有裨益。培训班导师吴建生老师常年担任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的教学任务和研究,通过他们的调查分析发现,参加过SP训练的毕业生的问诊实操能力和临床适应能力明显高于没有参加过训练的学生。
我的SP经历不长,在这一年中,我经历了培训,角色扮演,参与学生的问诊考核等等,慢慢体会到了作为一名SP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我的第一想法。对SP近一年的学习和体会,更加坚定了我作为一名合格的SP和一名合格的未来医生的信念和信心。